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时代新征程上,信科青年今年暑假再次踏上思想政治实践课程学习之旅。学院组织近400名师生组成14支团队分赴全国12个省份开展学习实践。我们特推出“履信致远”2024思政实践系列专栏,陆续推送和展示今年思政实践课程各个团队的风采和收获,凝心聚力同奋进,挺膺担当砺青春,引导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821日至23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11班同学们,在学院院长侯士敏、副院长邓斌、团委副书记刘天怡和辅导员谢悦的带领下,来到河北省邯郸市开展为期3天的思政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得到了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实践旅途中,实践团成员感悟文化、深入基层、探访企业,大家纷纷表示此行获益匪浅。

821号上午,实践团抵达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院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核心理念、组织架构、研究课题等。此次参访培养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普及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和交叉融合贯通式学习的思维模式。

参观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

随后,举行了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授牌仪式。邯郸研究院院长刘红燕全面总结了研究院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信科学院院长侯士敏对邯郸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高度称赞,并鼓励实践团的同学将北大的学术优势与邯郸的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邯郸文化乃至冀文化、华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副院长邓斌表示以目前大家的努力和各部门在各自领域的扎根程度,研究院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将更多优质项目引进地方,以解决目前甚至未来项目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达到科技成果间的双向反馈、彼此共促。

活动现场

授牌仪式

下午,实践团一行前往邯郸市博物馆,借助燕赵凤物的博大精深,感受邯郸古都这座通衢之城一路走来的飞华与月雪。浅词矜哂燕赵曲,续薪赓火丛台路。燕赵曲的吟讴咏诵,不止 “‘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磁州窑瓷器陈列”、“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方圆世界——中国历代钱币陈列”等等诸如此类的展区题跋,更有那些铁马冰河的峥嵘岁月,在浸入现代思考后的熠熠生辉。此行不仅有利于延拓眼界,亦将唤醒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加饱满厚实的心跳。历史正如温存的美酒,永远醇香。

参观邯郸市博物馆

822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涉县的129师纪念馆和驻扎旧址。在纪念馆中,同学们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字资料,深入了解了129师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程与重要贡献。展厅内陈列的武器、军服以及作战地图,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坚定。

随后,实践团前往129师驻扎旧址,实地感受当年革命军队生活与战斗的环境。在这里,师生参观了指挥部旧址、军用物资仓库等历史遗迹,了解到129师在艰苦条件下如何团结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故事。此次参观,不仅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无畏精神,也激发了实践团成员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勇担时代责任的决心。

参观129师纪念馆

随后,实践团参访了武当市白沙村——一度因富裕而闻名的乡村典范。白沙村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积极采纳组织内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行动力的意见和建议,走出了一条集体致富的成功之路。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资源的有效配置、人才的合理利用,以及财富的共同分享,而白沙村的成功正是对这一理想在乡村层面的生动实践。通过生产、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白沙村在资源配置上精益求精,在经济调节上勇于预判,并在科研突破上敢为人先,这些经验为每一位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访白沙村

同学们深入探访了邯郸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在每日的交流分享中,同学们热烈讨论,互相启发,记录下了对社会责任、国家使命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