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11月18日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举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培育新质人才”——科学报国的最美奋斗者“当代毕昇”王选主题报告会,该报告会同时是本科生必修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2025级400余名本科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报告会邀请到王选院士生前的专职秘书、现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选纪念室主任丛中笑主讲。报告会由学院学工办主任李子奇主持。

活动现场    

王选院士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发明人,他的一生与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的时代变迁紧紧相连,充满传奇色彩,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典范。丛中笑娓娓讲述了王选院士的人生历程,用一个个生动曲折、感人至深的故事,以通俗科普的方式讲解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的原创性和先进性,展现该技术引发中国印刷技术革命的非凡历程,以及使汉字和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得以传承延续的伟大意义。报告带领同学们走进王选院士的世界,在感受他的苦与乐、笑与泪中,学习王选院士的科研创新思维,领略其高尚的精神风范,从中受到教育、激励和启迪。

同学们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纷纷表示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添砖加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下一步,学院将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赴王选纪念室等地参访学习,在实践中充分学习和感受科学家精神。

学生感想摘编: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丛中笑老师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深度解读“科学报国的最美奋斗者”王选院士先进事迹的主题报告,内心深受触动。

报告生动展现了王选院士以其毕生实践诠释“科学报国”。面对技术空白和重重困难,他所展现出的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魄力,以及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风骨,正是爱国奋斗精神的璀璨写照。他从国家需要出发,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实现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跨越式突破,不仅推动了中国出版印刷业的革命性变革,更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科技自信。王选院士的精神品格深刻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要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立足本职岗位,锤炼过硬本领,发扬自主创新精神,以实实在在的奋斗和担当,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5级本科生 林熙文

当屏幕上投射出王选院士主持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第一张报纸样张时,那些清晰工整的方块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代科学家的精神风骨。这场报告会让我深刻认识到,王选的“科学报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将个人才智融入国家需要的自觉担当。在计算机还是庞然大物的年代,他毅然选择攻克汉字印刷数字化这一“无人区”,仅凭手摇计算机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演算,让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最打动我的不是他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是他在科研道路上展现的那种“顶天立地”的奋斗姿态——既要追求世界领先的技术高度,又要脚踏实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王选院士曾说:“一个好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这句话在今天听来格外振聋发聩。在价值多元的当下,他的选择提醒着我们:个人的价值实现只有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才能迸发出最持久的光芒。这场报告会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家的追忆,更是对奋斗精神的时代召唤。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5级本科生 尹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