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时代新征程上,信科青年今年暑假再次踏上思想政治实践课程学习之旅。学院组织近400名师生组成14支团队分赴全国12个省份开展学习实践。我们特推出“履信致远”2024思政实践系列专栏,陆续推送和展示今年思政实践课程各个团队的风采和收获,凝心聚力同奋进,挺膺担当砺青春,引导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024年7月9日至12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6班20名同学在学院院长侯士敏、团委书记吕媛、学工办副主任崔玥和班主任刘天任、班级辅导员王劲驰的带领下,来到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在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同学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临港这座“年轻人的城”所蕴含的蓬勃朝气,更对科研成果如何落地转化为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
01 共襄科创发展 交流所学所感
7月12日上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科学院)与北大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临港中心)共建学生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北大临港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信科学院院长侯士敏向临港中心执行主任王宇授予基地牌匾。临港新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张建芳、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吴臻、国际创新协同区产业集群党委书记陆怡,北大信科学院团委书记吕媛、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崔玥等共同见证了授牌仪式。信科实践团师生和正在临港进行实习的北京大学“知行计划”临港团的同学们共同参与了仪式。
![](/__local/A/08/B5/FBF7DE2F995299C43C38756CAC2_3ABC4A6A_D0144.png)
合影留念
侯士敏在致辞中感谢临港新片区、临港中心各位领导老师对信科学子提供的宝贵实践机会,他寄语实践团师生行有所思,学有所获,在将来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职业和个人发展投向临港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王宇回顾了北京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的全面合作,北大临港中心目前开展的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等。临港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培用翔实的数据为同学们解读了临港引进人才的优厚政策,同学们感受到了临港对人才满满的诚意。
![](/__local/2/97/BF/B3B5EDE62CFDC8C49A0B2137EE8_DB4652FB_6CACD.png)
侯士敏致辞
仪式结束后,信科实践团和“知行计划”临港团的同学们共同交流在这座城的所学所感。大家都感到临港是一片广阔天地,高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里有无尽的机遇,同学们可以多多关注临港、大有作为。
![](/__local/3/8F/C2/55896DB5EAEA87C455E21FA573E_A69732A4_D0999.png)
同学们交流所学所感
02 探访生产车间 感受产业活力
7月11日,实践团先后参观了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展示馆、积塔半导体公司、新松机器人公司、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参观中,同学们不仅对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芯片、机器人等信息科学技术相关产业的从业环境有了切身感受。
在前沿产业展示馆,同学们了解了临港前沿产业发展的宏观格局。临港新片区在新能源动力方面成就巨大,特别是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是拉动经济的强大引擎。
![](/__local/E/DB/9B/B27721E08FEB48D10CF8C0E5EC1_C71BC63C_C6172.png)
参观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展示馆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积塔半导体公司。讲解员先为同学们介绍了硅元素“脱胎换骨”为芯片的产业链,以及晶圆制造、芯片蚀刻技术几十年来的发展史。同学们随即进入芯片生产车间参观。由于芯片生产有极高的无尘要求,参观前同学们都换上了全套防护服并多次消毒。流程是繁复的,防护服是闷热的,但这也让同学们对落在自己身上突破“卡脖子”难关的重任有了切实的感受。同学们着重参观了图形定义、减料、增料、电学性质改变四步工艺,中国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图形定义需要用到的光刻机,是芯片产业“卡脖子”技术的核心。积塔半导体专职董事李晋湘为同学们介绍了七代光刻机的发展历史。我国本土产光刻机精度不够,大量依赖进口,价格每台数亿,而领域内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对我国实行进口封锁,大陆目前甚至没有一台。目前,只能通过多次蚀刻来达到市面产品的精度要求,带来的误差和成本都成倍增加。这激起了同学们心中勇攻科研难关的斗志。
![](/__local/1/DD/A9/C99A030DEA05DF33A7FBBE93119_925B9A41_ABDC8.png)
参观积塔半导体公司
下午,实践团参观了新松机器人公司。新松机器人公司起步沈阳,专注机器人制造和自动化控制两个方面,尤其在机器人领域是我国行业翘楚。同学们参观了机械臂的制作、测试车间,以及各类零件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智能制造与重工业结合的力量让大家深感震撼。
![](/__local/C/62/AB/262D04E7FE0C5A96CA8A00B9C89_4184DDBA_88B66.png)
参观新松机器人公司
最后,实践团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从“东方红一号”到“悟空号”“墨子号”,微小卫星领域的科研人员一直发扬着自力更生,锐意进取的精神。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微小卫星领域绝非没有用武之地:在卫星数据分析,尤其是构建卫星数字化系统(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都大有可为。最后微小卫星研究院赠予每位同学一枚精心设计的小卫星徽章,也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利用所学投身中国航天事业建设的种子。
![](/__local/D/97/4A/51DCBE2DF67FB12C7FE01C23AF9_B5F7B3A3_B229D.png)
参观微小卫星研究所
03 产业社区党委 实现创新共治
7月12日下午,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坐落于徐汇区的西岸数字谷党群服务中心和模速空间。在承办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这里集聚了许多前沿产业。西岸数字谷党群服务中心集会议、娱乐、育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向同学们示范了基层治理如何助力前沿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为工作者提供更多娱乐放松和碰撞思想火花的社交机会。
![](/__local/9/ED/AA/CC392DB117D7F306F67F881AD49_15A973EF_96F32.png)
居民们以提案的方式为社区治理献策
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数款大模型产品,如一键PPT生成,文档提炼,舆情分析等。
![](/__local/9/FD/54/5153B2378762B2EFAD72B0A394B_C8436E62_611BA.png)
入驻模速空间的企业一览
临港是科技创新的桥头堡,这里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坚定了同学们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突破“卡脖子”技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临港也是制度的试验场,上到国际贸易政策,下到基层治理模式,这里从未停止的创新也启示同学们锐意进取。最后,潮湿的海风和清澈的滴水湖也在同学们心里留下了难忘美好的回忆,期待有一天,同学们能再次来到这个年轻的海滨城市热土,投身和见证它的发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