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学科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六十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休戚相关。1958年,在原物理系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等专业基础上成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系(1996年更名为电子学系);1978年,在原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无线电电子学系计算机专业和物理系半导体物理等专业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985年,成立了信息科学中心和微电子学研究所。

2002年9月,在原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学研究所和信息科学中心基础上,组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设有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纳电子学系、智能科学系四个教学单位,十余个研究所进行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以及基础实验教学研究所、创新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支撑单位。

2021年,为了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北京大学提出新工科建设规划,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相关系、所、中心为基础,成立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学院四个学科学院,与此同时,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调整为本科生学院,探索并引领新时期信息领域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新工科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四个学科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人、特岗教授2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5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四个学科学院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五个一级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入选首批“双一流学科”;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获评A。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此外,还承担了未名学者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秉承北京大学“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方向齐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构建本科-研究生衔接的培养体系和科教融合协同的培养模式,强调夯实知识基础与提升创新能力并重,面向世界信息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基础宽厚、创新能力突出、意志坚定、视野开阔的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