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日下午5点,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知存讲座”第二期在理科教学楼208教室顺利举办。华为公司云核心网产品线分组网关产品软件总工、云核心网北研分部首席软件专家童飞先生受邀进行了“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和技术演进”主题分享,华为云核心网人力资源部章国梁先生和邱吉尔先生到场指导。约300名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润声老师主持。

讲座得到同学们积极参与

本次主题分享主要从移动通信史、5G网络系统与6G前景展望三大方面展开。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童飞先生以一个有趣的疑问引入主题:世界上最大的机器是什么?不论是同学口中的交换机还是占地甚广的粒子加速器,都没有覆盖全球的电信网络庞大。以手机、显示屏等作为外设,以光纤、电缆等作为线路,全球电信网络自诞生以来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在进步中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体验。回顾这段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移动通信的发展具有明显特征,包括代际性表现明显,大国国力竞争激烈,通信对象不断扩大,通信内容不断丰富等等。中国厂商在最新一代的5G技术上全面领先,稳居第一方阵。其中,华为公司全球5G专利占比约为14%,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童飞先生主题分享

接下来,童飞先生围绕5G网络系统介绍了5G的典型应用、5G的网络架构和5G的关键技术等内容。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5G有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MBB)、海量连接物联网(mMTC)与超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这三大应用场景。童飞先生以智能红绿灯、自动驾驶等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以“信息随心所至,万物触手可及”为核心愿景的5G技术,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由手机访问淘宝网需要经过哪些网络设备的问题,童飞先生介绍了5G技术实现万物互联的网络架构。其中,核心网作为5G数字世界的控制核心,不但处在数据流量的必经之地,还具备借助业务感知进行差异化控制的能力。核心网的地位如同大脑,向下有种种数据接入,本身具有用户管理、移动性管理、数据转发、数据汇集和控制等能力,向上也可以作为向上层业务提供网络、位置等服务的平台。中国核心网的建设情况十分喜人,自5G技术的商用元年2020年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5G网络。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有5亿的5G用户规模,而且形成了集中建网的8个大区。面向企业的业务也发展得十分蓬勃,华为公司在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领域的专利占比约37%,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5G技术是打造网络强国的基础,借助5G技术建成的超高速信息公路,能够为千行百业孵化新应用,创造新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

5G技术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为了让大家感受到5G与工作生活的零距离接触,童飞先生又以5G与工业结合提高生产效率,5G与无人机结合提供救援运输等服务,5G与旅游结合辅助智慧规划,5GAR结合促进实时交互,5G与通信结合实现远程共享,5GAI结合加强网络智能化,5G与矿业合作确保生产安全这些应用场景为例,展现了5G所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无论哪种应用场景,都依赖于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广链接的性能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具体实现上,5G核心网借助移动边缘网络(MEC)让网络靠近用户,实现超低时延,带来更好体验;借助服务化架构(SBA)实现自动化部署,创造敏捷业务;借助云原生(Cloud Native)构筑超高性能、强差异化能力的云基础设施,打造全分布式、安全、可靠、超低时延的云网络,这些关键技术使5G技术在多种场景大展身手成为可能。

讲座中的互动

展望6G网络,童飞先生首先介绍了6G网络实现“空天地一体,泛在万物智联”的愿景,然后介绍了6G网络的创新之处。相比5G6G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指标,要求的单用户峰值速率、最低时延、单位面积设备数都大幅上升。同时,6G也提出了包括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数字孪生、全域互联等在内的许多全新的应用场景。6G技术在架构设计上也表现出新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如网络从“千人一面”向“一人千面”发展,智能从分散的云AI向整网AI发展,部署从2D地面覆盖向3D全球覆盖发展等等。6G网络具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架构技术、网络AI架构技术、数据治理架构技术、非地面网络融合架构技术、多方协作生态架构技术、原生可信架构技术这6大网络架构方向,很好地顺应了上述发展趋势。

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在讲座的最后,童飞先生回顾了讲座的主要内容,期待同学们能够在构建万物智联的未来世界这一领域不断探索,攻坚克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就MEC技术的含义与建设、移动通信技术的上限、不同代技术之间的兼容性等问题与童飞先生进行了交流,童飞先生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为到场的同学们送上了精美小礼品。

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知存讲座”会在本学期隔周持续开展,邀请领域专家和业内人士为本科生分享和介绍信息技术学科和产业发展热点和前沿话题,帮助同学提升专业认同、增进专业认知,寻找未来感兴趣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