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秉承北京大学“守正创新”精神,响应北京大学2025年“科技创新年”的目标,特设立本奖项。
一、总则
(一)设立宗旨
本奖项旨在聚焦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奖励在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拔尖学生,具体目标如下:
——激励科技报国志向:奖励胸怀“国之大者”、立志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优秀学子,培养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
——培育原始创新能力:支持敢于挑战基础科学难题、勇闯技术“无人区”的学术人才,鼓励开展前沿理论与颠覆性技术的探索。
——塑造卓越学术品格:表彰在专业领域具备“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定力,追求极致及学术诚信的学子。
——促进交叉融合视野:鼓励学生跨学科发展,在融合创新中寻找新的科技增长点。
(二)资金来源
由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捐赠设立的“北京大学环宇教育发展计划”。
二、评价标准与奖项设置
(一)总体原则
本奖项的评选聚焦于学生在读期间取得的突出科研成果与技术应用成果,强调工作的创新性、完整性与影响力。评审委员会将基于申请人提交的完整材料,综合考察其成果的创新性、完整性、影响力及潜在价值。
申请人需在申报时,根据自身成果的核心特征,在“科学研究”、“技术突破”、“创新创业”三个类别中选择其一:
(1)科学研究类别: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前沿探索的学术贡献。
(2)技术突破类别:侧重于关键技术突破与系统实现的实践能力。
(3)创新创业类别:侧重于技术转化与创造商业/社会价值的综合素养。
(二)评价指标体系
评审委员会将基于以下维度,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议。评议分为两个环节: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通过材料评审环节的申请人进入到现场答辩环节。
1.成果材料
(1)科研/技术应用成果
·有效性要求:论文计已正式发表或取得官方录用通知;专利计已授权或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需提供证明);奖项计已获得且颁发证书;创业计已取得实际商业价值或估值证明等。
评选类别 | 成果类型 | 最高计项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学术学科类竞赛等 | 5项 |
技术突破 | 专利、技术发明、应用证明等 | 5项 |
创新创业 | 创业项目、双创类竞赛、产业实践等 | 5项 |
(2)专家推荐信
·内容要求:由专家撰写,需聚焦学生的科研能力、具体贡献、学术潜力与学术诚信。
2.自我陈述
(1)内容要求:通过材料评审的候选人需提交2000-3000字的书面陈述。需客观阐述代表性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技术路线、个人贡献与创新点、未来计划等。
(2)评价标准:
A.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能深刻阐释科研工作的原创性思路、突破性难点与学术价值,未来计划具体且富有洞察力。
B.内容完整,能清晰描述成果,但对创新性的挖掘或过程的阐述不够深入。
C.描述模糊,流于表面,缺乏关键细节与逻辑关联。
D.内容不相关、过短或未按要求聚焦科研工作。
3.现场答辩
(1)形式: 通过材料初审的学生需进行口头答辩,展示科研成果并回答评委提问。
(2)评价标准:
A.展示专业、凝练,能清晰展示个人科技创新突出成果;回答问题准确、深入,能有效沟通研究的核心贡献;表现自信、沉稳。
B.展示清晰,能完整介绍工作,但对问题的回答或核心价值的提炼尚有不足。
C.展示不充分,未能清晰传达研究内容,回答问题不准确或回避关键问题。
D.表现差,无法有效展示科研成果及个人贡献。
(三)奖项设置
1.卓越奖:0~1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人。
(1)资格:“卓越奖”候选人从“求索奖”候选人中产生。
(2)产生:终审答辩后由评审委员会审议确定获奖名额及具体人员。
2.求索奖:不超过6名,奖金人民币2万元/人。
(1)资格:通过材料评审环节,获得“求索奖”候选人资格,进入最终答辩。
(2)产生:终审答辩后,由评审委员会从“求索奖”候选人中,根据其现场答辩,评议产生不超过6名的“求索奖”获奖者。
3.说明:
(1)获得“卓越奖”者,将自动获得“卓越奖”荣誉及奖金,不重复占用“求索奖”名额。
(2)评审委员会在申请者未达到相应奖项的学术水准时,可以使该奖项名额空缺。
三、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
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二年级及以上在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
4.申请时成绩优良,无违规违纪处分;
5.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展现出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并取得一定的代表性成果;
6.在校期间已获得该奖项的同学原则上不能再次参评。
四、评选流程
1.发布通知与申请(10月24日-11月14日):学院发布评奖通知。申请人需按指定方式提交所有申请材料。截止时间为11月14日17:00。
2.材料初审(11月15日-11月21日):评审委员会对全部有效申请材料进行评审。重点考察成果的创新性、完整性与潜力,并从中筛选出展现出高水平、有潜力获得“求索奖”的申请人,将其确定为“求索奖”候选人(原则上不超过10人)。
3.答辩评审(11月下旬-12月初):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审。
4.综合评议与公示(12月上旬):对拟获奖名单在学院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
5.颁奖: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五、申请材料清单
1.《环宇信息求索奖申请表》(见附件)。
2.科研成果证明材料:
(1)科学研究:论文首页及录用发表证明、科创赛事证书等(最多5篇)。
(2)技术突破:发明专利证书或实审通知书、突出技术成果奖励等(最多5项)。
(3)创新创业:创业项目证明、各类双创赛事证书、公司注册证明/营业执照等(最多5项)。
3.专家推荐信(1封)。
4.自我陈述(2000-3000字)(进入答辩的候选人提交,建议提前准备)。
5.个人近期证件照、生活照及工作照原版照片各1张,照片命名为:姓名-学号-证件照/生活照/工作照(用于获奖宣传,非评审依据)。
6.答辩PPT(进入答辩的候选人提交,建议提前准备)。
六、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由学院聘请的资深教授及相关领域专家等共同组成,负责最终的评审与裁定。委员会设主席一名。
七、附则
1.获奖者如有学术不端或材料造假等行为,一经查实,将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奖金及证书,并按学校规定处理。
2.本方案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宇信息求索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八、材料报送方式
2025年11月14日17:00前,将申请材料清单中的1、2、3、5、共4项材料打包发送到eecs_xgb@126.com,压缩包命名为:2025环宇信息求索奖申报-XX类别-姓名-学号,邮件主题:2025环宇信息求索奖申报-XX类别-姓名-学号。
九、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10-62757442
联系邮箱:eecs_xgb@126.com
联系地址:理科2号楼2137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