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晚,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理教207教室先后召开了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2022级和2024级本科生年级大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侯士敏、副院长陆俊林、教学办公室主任董晓晖、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2022级年级辅导员李子奇和学工干部、2024级年级辅导员付晓倩等老师出席,两个年级的全体本科生及各班班主任、带班辅导员等八百余人参加大会。大会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需求,分场次开展学业指导、思政教育和生涯发展等专题交流。
精准聚焦:分层设计回应学生关切
本次大会延续学院“分年级、重需求”的传统,2022级会议以“生涯启航”为主题,2024级会议侧重“学业筑基”。会前,学院通过问卷调研梳理学生关注关切的热点问题,教学办和学工办针对教学教务和学生工作中的高频问题准备专项分享和答疑。两场会议衔接紧凑,实现“一场地多议程”的高效组织模式。

2022级年级大会现场
2022级专场:锚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点
19时,2022级年级大会由学工办主任李子奇主持。教学办主任董晓晖回应了同学们关心的各类问题,就学业安排、保研和转段流程、毕业时间节点等事项做了细致介绍,建议同学们合理规划选课,避免必修课堆积至毕业年份。副院长陆俊林在讲话中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业表现与科研探索,建议大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找准技术锚点和自身定位,强化数理基础与跨学科能力。学工办主任李子奇介绍了学院学生工作整体情况及本学期开展的各类重点活动,并对各类安全注意事项做通报和提示。

副院长陆俊林讲话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前沿探索、求职就业拓展等方面提升认知、提高能力,助力同学们职业发展和成长成才,北京大学启动了学生生涯发展校友导师计划。信科2014届本科、2019届博士郑子杰是学院推荐聘任的首批导师之一,院长侯士敏为其颁发导师聘书。郑子杰院友结合自身经历,以“我在中学从事基础教育”为主题,真诚分享了自己的在校经历和职场故事,为即将面临生涯选择的同学们提供启发。

院长侯士敏为生涯发展校友导师郑子杰颁发聘书
2024级专场:夯实基础绘就成长蓝图
20时45分,2024级年级大会在年级辅导员付晓倩主持下开启。教学办主任董晓晖聚焦大类培养方案、专业分流、实验班选拔、辅修/双专业等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析,对大一同学第一个学期的绩点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做了提醒。副院长陆俊林从课程体系、科研实践资源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解读,他强调大一学生要合理规划学习节奏,期望同学们能夯实数理基础、拓宽跨学科视野、主动融入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学工办干部付晓倩对本学期学生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做了安全提醒。郑子杰院友以“大一关键抉择”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求学与职场经历,分享了“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2024级年级大会现场
院长寄语:以使命驱动创新
侯士敏院长在两场总结中强调,信科学子当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志业,既要筑牢专业根基,更需培养“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侯院长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四个维度勉励学子,强调在技术变革浪潮中坚守人文情怀,以科技报国为己任,争做引领未来的“新工科”人才。

院长侯士敏讲话
年级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大会既为学院2022级和2024级学生明确了学业与发展的方向,也进一步凝聚了师生共识。学院后续还将择时继续举办2021级、2023级年级大会,持续聚焦人才培养核心工作,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生态,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科技拔尖人才不懈努力。
(摄影:吕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