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5年度“创新+”工作站课题说明会暨青年实践基地推介会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政校企多方力量,旨在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撑。杭州市萧山区团区委书记汤旸、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蒋之奇,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侯士敏、党委副书记贾方健、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子奇,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方赟、孵化总监章卿妹,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郑泽宇,深圳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董少灵,晓多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江岭,杭州集世迈新能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总监范博,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对外事务总监邹庆,北京大学校友青年CEO俱乐部秘书长蔡润维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吕媛主持。
侯士敏在致辞中强调了创新实践对于培养新时代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年是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学院期待通过“创新+”工作站和思政实践基地的成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助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迈向新台阶。

侯士敏致辞
蒋之奇详细介绍了萧山良好的青年政策环境,展现了萧山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渴求,欢迎北大信科学子前往萧山实践、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蒋之奇致辞并介绍萧山青年政策环境
在众人的见证下,北京大学思政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北大信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贾方健与北大信研院副院长方赟现场签约,侯士敏、汤旸、蒋之奇等作为见证人,共同为此次合作助力,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在思政实践教育领域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

北京大学思政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贾方健对“创新+”工作站进行了全面介绍,让与会者深入了解工作站的目标愿景、运行模式及未来规划。

贾方健作“创新+”工作站介绍
颁发“创新+”工作站产业导师聘书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侯士敏、汤旸为郑泽宇、董少灵、江岭、蔡润维等六位产业导师颁发聘书。作为企业一线的企业家校友成为产业导师,将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前沿的行业视角。

颁发“创新+”工作站产业导师聘书
企业代表依次进行企业介绍及课题说明。他们结合自身企业的业务领域与技术优势,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热门领域,吸引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范博作杭州集世迈新能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介绍及课题说明

江岭作晓多科技公司企业介绍及课题说明

董少灵作深圳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介绍及课题说明

郑泽宇作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介绍及课题说明

邹庆作浙江地芯引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介绍及课题说明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首届“创新+”工作站课题负责人池开天分享了“可端侧部署的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设计与实现”课题成果及收获。他的分享展现了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成长与进步。随后的自由交流提问环节,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入探讨合作与发展方向,碰撞出了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池开天分享“可端侧部署的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设计与实现”课题成果及收获
此次“创新+”工作站课题说明会暨青年实践基地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学院与企业、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更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创新实践平台。未来,各方将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培养更多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现场合影
注: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工作站以培养颠覆式创新人才为目标,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该工作站让本科生有机会前往产业一线探索,主持科研课题,领导科研小组,并自由支配科研经费。通过课题研究与企业、科研院所及地方单位进行互动,最终实现“劳动创造价值、实践驱动创新、合作造就共赢”。首批“创新+”工作站项目于2024年春季学期启动,共有三支学生项目团队、13名学生参与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