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电子学系胡又凡研究员课题组在可穿戴织物传感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基于织物的电子功能器件是可穿戴电子技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柔性,且可在日常使用中与传统织物无缝集成。利用织物感知压力,可提供智能机器人、个人健康监测、人机交互等多领域、多种形式的先进应用。最近,基于纳米摩擦发电机的自驱动传感器由于设计制作简易、输出可靠和应用广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将纳米摩擦发电机应用于织物压力传感器,尚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器件设计/加工与现有纺织技术的兼容...
    2020-04-01
  • 电子学系陈清教授课题组在湿法化学刻蚀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湿法化学刻蚀作为一种调控表面形貌及结构的方法,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在催化领域,用以获得各种形状的纳米颗粒,而颗粒的不同表面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催化特性;在半导体领域,用以获得各种硅结构;此外,还可用以获得纳米管、纳米笼等中空结构。然而,由于缺乏在纳米或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溶液中动态变化的有效手段,湿法化学刻蚀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形状控制理论、刻蚀的动力学过程等,还不够清楚和完善。北京大学信息科...
    2020-04-01
  • 【E课堂 云相连】听创业“大咖”的云分享——记《科技创新与创业》课程的线上实践
    “推动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应该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创新。”2月20日晚6:40,在信息学院张铭教授的主持下,92名选课学生在线聆听了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百度七剑客之一、酷我音乐创始人雷鸣院友对“科技创新塑造未来”的理解。这是公选课《科技创新与创业》2020年春季学期的第一课。第一课的顺利进行让主讲老师和助教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
    2020-03-29
  • 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在超低功耗物联网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作为新兴信息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物联网的万亿级别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超万亿级的设备和节点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联。受限于体积、重量和成本等因素,物联网节点(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环境监测节点等)需要在微型电池或能量收集技术进行供电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工作数年乃至十年以上,这对芯片提出了苛刻的低功耗要求。目前,降低物联网芯片功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周期性工作模式的...
    2020-03-25
  • 北京大学-百度“基于单帧图像的三维车辆位姿估计”Kaggle竞赛圆满收官
        近日,由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与百度研究院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实验室在国际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竞赛平台 Kaggle 共同举办的 “基于单帧图像的三维车辆位姿估计(Peking University/Baidu - Autonomous Driving)”挑战赛圆满收官。  竞赛网站:https://www.kaggle.com/c/pku-autonomous-driving        本次竞赛总奖金25000美元,共吸引了超过866支队伍、1100余名成员参与,总提交数超过10000次,来自全球62个...
    2020-03-20
  • 【E课堂 云相连】愿做网课护航人:专访闫宏飞老师
    我们今天采访到的是信息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闫宏飞副教授。闫老师主动在“ClassIn培训教师支持群”、“北大教学网建课群”等5个微信群中实时解答问题、转载教学资料、分享授课经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教师解惑、为教学护航。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2020-03-19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组织学生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
    3月16日下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举行学生党员骨干线上会议和2019级本科生一班视频班会,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
    2020-03-17
  • 【E心为你 共克时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工会成功举办“从中医的角度看新冠疫情”网上沙龙活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胶着的关键阶段,为帮助教职工坚定信心、平和心态、安全度过疫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工会采用腾讯会议系统于2020年3月6日14:00组织了一次网上沙龙活动,共有35位教职工参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次网上沙龙活动邀请我系教师、中医爱好者刘军华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围绕如何看待本次新冠疫情和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做了一场题为《传染病与中西医对比》的专题讲座。讲座首先从...
    2020-03-10
  • 【E课堂 云相连】观点 | 网课频频“翻车”?李晓明教授:拥抱新技术,但别迷信!
    2月17日,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网上开学”。直播、录播、慕课,各种在线教学方式齐上阵。不过,教学应用全面崩溃、直播教师手足无措、学生一脸茫然……各种“翻车”现场也是频频上演。疫情之下,我们真的准备好拥抱在线教学了吗?有多年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组织及推广经历的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李晓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们要拥抱技术,但不要迷信技术。做好在线教学,除了技术和管理因素,...
    2020-03-03
  • 【E课堂 云相连】在线授课初体验:专访陈江老师
          编者按:2月17日,北京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如期开学,信息学院共有130门本科生课程,73门研究生课程线上开课。授课教师及教务老师快速调整、积极适应、认真筹备,想方设法确保“延期不停教,延期不停学”,竭尽全力做到“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研究不中断”。疫情之下,师生虽无法面对面交流,但“云端”的课堂,仍可以让知识传递、让思想碰撞、让力量凝聚。      开课两周,在线授课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
    20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