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信科十年探索路】国家精品课程:十年探索路上的美丽风景

发布时间:2012-12-04

信息来源:

【编者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十年来,承继北京大学信息学科的优良传统,凝聚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各界同仁的无私帮助、海内外校友的殷切期盼,汇聚一代代良师、学子的奋斗经历和拼搏精神,育人成效显著,科研成果斐然。为更好地回顾历程、总结经验,以十年院庆为契机,我们特开设信科十年探索路专题,陆续深入地报道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的成绩,发掘典型,展示成就,凝心聚力,共图发展。

 

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十年的探索发展历程中,“国家精品课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婉玲老师主持的“离散数学”,代亚非老师主持的“计算概论”,张铭老师主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刘新元老师主持的“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王立福老师主持的“软件工程”……一门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凝聚着老师的辛勤与心血,也是信科十年探索路上美丽的风景。

 

兢兢业业:努力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中,又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最严、要求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

2003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评审国家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在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涌现了屈婉玲老师主持的“离散数学”等五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张兴老师主持的“微电子学概论”等八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以及胡薇薇老师主持的“电路分析原理”校级精品课程。其中,屈婉玲老师主持的“离散数学”入选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代亚非老师主持的“计算概论”入选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张铭老师主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入选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刘新元老师主持的“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入选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王立福老师主持的“软件工程”入选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可以说,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学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事业不断努力,成绩的背后,是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与心血付出,更是信息学院的锐意进取与发展创新。

 

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不断创新

 

一提起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我们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词汇,一是“实用性”,一是“时代感”。进入新世纪,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于2002年成立;十年来,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对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课程该怎样开展,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我们发现,“学以致用”是老师们努力探索并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

这种学以致用的理念,一方面体现在信科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对学习到的理论也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

刘新元老师主持的“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是由数字逻辑电路(理论课)与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实验课)两门密切相关又互相独立的课程组成。在最初设置课程时,没有采取国内其它大学的通行做法将实验放入理论课教学中去,而是率先单独设置实验课程,与理论课配套建设。这样不仅强化了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理论的理解。

为了同学们更好的理解逻辑部分,2011年秋季开始,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引进了“口袋实验室”(又称“随身实验室”),使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逻辑部分的实验设计,更加自由的进行学习与练习。

信息科学技术是一门“正在进行时”的学科,每一天都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迅猛发展。这也就要求了信息学院的老师们在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同时,不断追求教学课程的创新,与时代接轨,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们的学以致用。

“计算概论”课程的老师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多要从事科研工作,因而能接触到科学前沿的知识,所以在讲课时,能够及时将前沿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张铭老师同样从事科研,也乐于将从科研中获得的信息在授课过程中反馈给学生。例如GooglePageRank算法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国卡内基梅隆(CMU)大学的张晖教授认为,“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毫不逊色于美国的CMUBerkeley等一流大学的相应课程,甚至在深度、广度上扩展得更多”;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徐颖则称赞其“完全可以与美国最好的计算机系的相应课程媲美”。

 

春风化雨:因材施教,精益求精,一切为了学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们不仅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还秉承因材施教的方法,并努力为广大学生搭建更好的教学交流平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精益求精。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计算概论”是北京大学面向全校理科专业(理学、工学和医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选课人数最多的主干基础课,每年全校有近2000人选修本课程。由于这门课程跨越的维度很广,面向的是全校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学生的专业要求不同,基础各异,为了尽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代亚飞老师与她的教学团队采取了分层次教学的方式。

首先,按专业分两个层次建设课程:为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提供“计算概论A”课程,为其他理科专业提供“计算概论B”课程。这两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在深度上有所不同。同时,面向不同的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实习内容的设计。其次,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实现分班教学:对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中基础较好、领悟力较强的学生给予实验班教学,大部分学生在普通班学习,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开设辅导班个别辅导。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计算概论”最大的特色,也是其之所以成为精品的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此外,“计算概论”课程还以北大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北京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辅以多个具有不同专业特点的课程网站,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开放的网络教学与实验环境。它既为所有老师提供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网络教学与互动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POJ”(PKU Online Judge)。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团队作用,例如“计算概论”课的教学团队共有20多位老师,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博导,也有年轻教师。每学期老师们都会开会讨论,安排好教学计划,交流教学经验。“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课程的教学团队由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该队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该课程组一直坚持每周进行教学研讨会,会上就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更新等内容进行讨论。
    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北京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评估中,代亚非老师在全院的排名始终名列前茅;未名BBS上有同学这样描述教授“离散数学”课程的屈婉玲老师:“瘦小的身躯中似乎隐藏着强大的能量。看着她认真讲课的样子,会觉得很受鼓舞”,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4级学生冯士亮为屈老师写下诗行:“在屈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北大人挺拔的身姿与超然的风骨”。
 

学生们肯定老师,敬爱老师,更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在张铭老师主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代亚非老师主持的“计算概论”课程的训练和培养之下,北大学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这些课程对前沿科学领域的关注,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力,多名同学因此获得了信息学院“十佳”优秀毕业论文和北大“挑战杯”一等奖的荣誉。

 

一门门国家精品课程的背后,是学院老师们对学生全心全意的奉献,对教学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学院对教学科研的大力支持,对创新发展的不倦追求。

回首过去的十年,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北大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交上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加出色的表现!(文/高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