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军,男,1976年6月生,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委主题责任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863重大项目负责人。200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JSPS学者),2009年加入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光子学、国际光学仪器与技术等国际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半导体学报、中国光学、激光杂志等期刊编委。近5年承担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其中主持8项。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共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0以上1篇,3.0以上30余篇,SCI他人引用800余次,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5次,发明专利8项。撰写中英文专著2本。
学习简历:
◇ 1995.9-1999.7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 材料物理
◇ 1999.9-2001.7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 材料学
◇ 2001.9-2005.4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 光电子学
工作经历:
◇ 2005.4-2007.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 2007.4-2009.4 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电子工程系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 2009.2-至今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教授
◇ 2016.10-2017.3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子工程系 高级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 本科生专业课:光电子学基础
◇ 本科生实验课:光电子技术实验
◇ 研究生课:光子学基础和Silicon Photonics
承担的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规模集成的硅基高增益光波导放大器及激光器研究, 330万,(2017-2021) 项目负责人
◇ 国家863十二五重大项目课题:硅基集成100Gb/s相干接收和传输芯片技术,1000万, (2011-2015) 项目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增益单晶铒镱/钇硅酸盐化合物纳米线光波导放大器研究,81万,(2014-2017) 项目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硅光子学集成用Er silicate光波导放大器应用基础研究,22万,(2009-2012) 项目负责人
◇ 国家973课题:纳米尺度新结构器件的可靠性基础问题研究,468万 (150万),(2011-2015) 子课题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金属/介质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激元集成回路,250万 (50万),(2010-2014) 北京大学方面负责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硅基芯片的超大容量光通信技术研究,350万 (100万),(2016-2020) 第二负责人
所获荣誉:
2016年 入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
2016年 入选科技委光电主题责任专家
2016年 入选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会员
2015年 入选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
2015年 入选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获得者
2013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